一、诊断相关
1. 癌症类型与分期
明确具体癌症类型(如肺腺癌、胃鳞癌等)及分期(I-IV期),这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
询问是否有转移、转移部位及分子病理分型(如EGFR、ALK等基因突变)。
2. 诊断依据
确认诊断是否基于病理活检、影像学(CT/PET-CT)等金标准,避免误诊。
二、治疗相关
1. 治疗方案与目标
了解推荐的治疗方式(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组合及原因,明确目标是治愈还是延长生存。
询问是否存在无法提供的治疗(如某些靶向药或临床试验)。
2. 治疗细节与副作用
治疗周期、频率、住院时间及费用(医保覆盖情况)。
可能的副作用(如恶心、脱发)及应对措施。
3. 替代方案与预后
若不治疗,疾病会如何发展?是否有更温和的替代方案。
治愈率、复发风险及生存期预测。
三、生活与复查
1. 日常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运动建议、能否工作或旅行。
治疗对生育或生理功能的影响(如宫颈癌患者)。
2. 复查计划
复查时间间隔、需检查的项目(如肿瘤标志物、影像学)。
四、其他关键问题
多学科协作:医生是否愿意与综合治疗团队(如营养师、中医)合作。
心理与经济支持:是否有临床试验、慈善赠药或心理辅导资源。
主动提问有助于消除恐惧,制定个性化方案。建议提前列出问题清单,避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