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度至中度缺钠(血钠>120mmol/L)
1. 饮食调整
增加高钠食物摄入,如紫菜、海带、咸菜、火腿、酱油等,每日食盐量可增至10-12克。
少量多餐,避免大量饮水加重稀释性低钠。
2. 口服补钠
口服补液盐Ⅲ或盐胶囊(空胶囊装入食盐),每日补充3-5克钠盐。
若合并低钾,需同步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橙子)。
二、重度缺钠(血钠≤120mmol/L或伴神经系统症状)
1. 静脉补钠
静脉输注3%高渗盐水,速度控制在每小时血钠上升≤0.5mmol/L,24小时内不超过8-10mmol/L,避免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补钠公式:需补钠量(g)=(142-实测血钠)×体重(kg)×0.2÷17。
2. 药物干预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患者可使用托伐普坦(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合并水肿或心功能不全者,联用呋塞米等利尿剂促进排水。
三、病因治疗
1. 控制原发肿瘤
小细胞肺癌等肿瘤引起的SIADH需通过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抑制肿瘤进展。
肾上腺转移导致功能不全时,需补充氢化可的松。
2. 处理化疗副作用
更毒性较小的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替代顺铂)。
使用止吐药(昂丹司琼)减少呕吐导致的钠丢失。
四、监测与注意事项
定期检测:每2-4小时监测血钠,同时关注钾、氯等其他电解质。
限水管理:SIADH患者每日饮水量限制在800-1000ml。
警惕并发症:如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
五、营养与生活支持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鱼肉、蛋奶),纠正营养不良。
避免剧烈运动,预防跌倒;环境保持适宜温度,减少出汗。
注意: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或补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