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抗肿瘤蛋白的发现与机制
1. LIP蛋白
七鳃鳗免疫系统分泌的LIP蛋白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膜,通过打孔机制直接诱导癌细胞死亡,且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该发现源于意外实验:七鳃鳗细胞与23种肿瘤细胞共培养时均导致癌细胞死亡。
超高分辨显微镜显示,LIP蛋白仅与癌细胞膜上的脂筏结合,形成穿孔结构。
2. rLj-RGD3毒素蛋白
来源于七鳃鳗口腔腺的rLj-RGD3蛋白可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IC50为5μM),并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等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同时阻断迁移和浸润。
该蛋白对凝血酶诱发的小鼠肺栓塞具有保护作用,且出血副作用仅为肝素的24.1%。
3. PHB2抗增殖蛋白
七鳃鳗PHB2蛋白能阻滞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如Calu-1)于G2期,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DC25C/CCNB1的表达,并降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二、临床应用进展
1. 癌症早筛技术
基于LIP蛋白的膀胱癌无创检测试纸已研发成功,灵敏度达85%、特异性92%,获评“国际领先水平”。
辽宁师范大学团队正推动该技术向其他癌种扩展。
2. 药物开发瓶颈
LIP蛋白尚未实现人工合成,目前依赖天然提取,限制了大规模临床试验。
七鳃鳗CRBGP蛋白的PR-1结构域被证实可抗血管新生,但需进一步优化递送系统。
三、研究团队与平台
辽宁师范大学七鳃鳗研究中心主导多项研究,韩英伦团队在代谢异常与肿瘤治疗机制中提出创新策略。
该中心已建立七鳃鳗全组织细胞图谱,为功能蛋白开发提供基础。
四、未来方向
七鳃鳗可变淋巴细胞受体(VLR)在脑癌靶向治疗中的潜力。
结合CRISPR技术优化七鳃鳗蛋白的递送效率。
当前研究仍处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的关键阶段,但七鳃鳗独特的免疫机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