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早期症状需警惕
1. 异常肿块
身体任何部位出现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如颈部、乳房、腋下等),尤其是直径超过1cm或边缘不规则的肿块需高度警惕。
淋巴结肿大若质地硬、无压痛且逐渐融合,可能是淋巴瘤或转移癌的表现。
2. 不明原因出血或分泌物
非外伤性出血(如咳血、便血、尿血、阴道异常出血)或持续性鼻衄、牙龈出血等。
3. 持续性疼痛或不适
长期不缓解的头痛、胸痛、腹痛、骨痛等,尤其是夜间加重的疼痛。
4. 体重骤降与疲劳
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超过5%,伴随持续乏力且休息无法缓解。
5. 消化或排泄习惯改变
长期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变细带血、排尿困难或血尿等。
6. 其他信号
皮肤新发痣或溃疡不愈、持续低热、慢性咳嗽伴痰中带血等。
二、医学检查手段
1.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AFP、CEA等)可辅助筛查,但需结合其他检查。
2. 影像学检查
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超声、MRI等可发现早期微小病灶。
3. 内镜与病理活检
胃镜、肠镜可直接观察黏膜病变,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4. 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如家族遗传史)可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
三、高危人群与筛查建议
1. 高危因素
年龄≥50岁、家族癌症史、长期吸烟/酗酒、慢性炎症(如肝炎、胃炎)等。
2. 针对性筛查
肺癌:高危人群每年1次低剂量螺旋CT。
乳腺癌:40岁以上女性定期乳腺钼靶或超声。
结直肠癌:50岁以上建议结肠镜检查。
注意事项
上述症状并非癌症特有,但若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
早期筛查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建议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若有疑虑,请尽快至医院进行专业评估,避免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