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癌症防治能力建设
江西省近年来在癌症防治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政策引领、体系完善、技术提升和民生实事等多维度推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防治模式。以下是主要成果和举措:
一、政策与规划体系
1. 专项行动方案
江西省出台《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实现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至40%以上、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超55%、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5%等目标。方案强调构建“防、筛、诊、治、康”全链条体系,并纳入肺癌筛查等民生实事。
2. 财政投入
2025年投入1.33亿元用于肺癌筛查项目,覆盖50-74岁人群324万,对48.6万高风险者提供免费低剂量螺旋CT检查。
二、防治网络建设
1. 防治体系
以省癌症中心(挂靠省肿瘤医院)为龙头,设立7家市级癌症分中心和18家县区肿瘤防治办,计划2025年底实现市县全覆盖。通过标准化建设,形成“流调在基层、筛查在医院、质控在中心”的运行机制。
2. 多学科协作
南昌大学二附院肺癌专病中心与浙大一院合作,建立MDT常态化机制,10个月内完成292例多学科会诊,提升复杂病例诊疗能力。
三、筛查与早诊早治
1. 重点癌种筛查
肺癌筛查列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通过社区风险评估问卷初筛,高危人群转诊至定点医院免费CT检查,早期肺癌治愈率可达90%以上。
2. 宫颈癌防控
2023年起为70余万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推动防治策略从筛查转向疫苗一级预防。
四、诊疗能力提升
1. 技术突破
省肿瘤医院在肿瘤真菌防治领域取得研究突破,发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为耐药性真菌感染提供新疗法。
2. 规范化诊疗
推广“无痛病房”“无呕病房”创建,癌痛治疗规范率从58%提升至91%,并开展肿瘤单病种质控试点。
五、跨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
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平台,引入省外优质资源。例如,南昌大学二附院与浙大一院共建肺癌诊疗团队,通过专家坐诊、手术示范提升区域水平。
江西省的癌症防治能力建设通过政策联动、体系优化和科技创新,正逐步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江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