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相当于古代的什么病
癌症治疗 2025-10-03 11:59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癌症并未直接使用“癌”这一现代术语,而是根据其症状特征、发病部位和病机理论,形成了多种形象化的命名体系。以下是古代对癌症的主要分类和称谓:
一、核心命名:“岩”与“”
1. “岩”(或“”)
这是古代对体表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称谓,源自病灶坚硬如岩石的特性。例如:
这一命名最早可追溯至殷商甲骨文的“”字,宋代《卫济宝书》正式将“癌”列为独立病症。
2. “”到“癌”的演变
甲骨文中的“”象形山崖岩石,后加“疒”部首形成“癌”,读音从“yán”转为“ái”以区别其他炎症。
二、其他分类与病机描述
1. 积聚与瘕
2. 症状关联命名
3. 早期统称
先秦时期多归为“瘤”或“疡”(如《黄帝内经》中的“肿疡”),西周设“疡医”专治此类疾病。
三、古代对癌症的认知特点
古人通过观察总结出癌症的三大特征:坚硬如石(岩)、毒根深藏(《仁斋直指方》描述为“穿孔透里”)、晚期溃烂(如“熟石榴”状)。治疗上强调“扶正祛邪”,如《黄帝内经》提出疏通气血与固护正气相结合,而清代医家已按部位分类施治。
这些命名不仅反映了中医的直观诊断思维,也体现了对恶性肿瘤早于现代医学的深刻观察。尽管古代缺乏病理学技术,但通过症状归纳和病机理论(如气滞血瘀、痰毒凝结),形成了与当代医学部分吻合的认知体系。
上一篇:癌症术后养生功法 癌症术后如何护理
下一篇:为什么很难有效攻克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