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父亲癌症 医学博士父亲癌症
癌症治疗 2025-10-04 18:02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关于医学博士面对父亲癌症晚期时的选择与思考,这是一个涉及医学、临终关怀与家庭情感的复杂议题。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的分析与
一、典型案例:陈作兵医生的选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作兵博士在父亲确诊恶性肿瘤晚期后,做出了"放弃积极治疗,送父亲回老家安享最后时光"的决定。这一选择基于以下考量:
1. 医学专业判断:作为有近30年临床经验的医生,他清楚晚期癌症已全身转移,放化疗仅能短暂延长生命但会带来极大痛苦。
2. 患者意愿尊重:其父亲明确表达"想回家"的愿望,陈作兵选择遵从患者自主权而非社会期待的"治疗至上"观念。
3. 临终质量优先:他特别嘱咐母亲不进行创伤性抢救,通过镇静措施让父亲安详离世,避免ICU过度医疗的折磨。
二、争议与反思
这一案例引发广泛讨论:
三、癌症晚期治疗的医学现实
1. 治疗局限性:临床中晚期癌症指已有转移病灶,此时治愈率显著降低,治疗目标转为延长生存期与缓解症状。
2. 新型疗法进展:虽然ADC药物等靶向治疗(如Dara-CVRd方案)为部分血液肿瘤患者带来希望,但对实体瘤晚期效果仍有限。
3. 个体化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肿瘤类型、经济能力及心理承受力,没有标准答案。
四、对家属的建议
1. 理性评估预后:参考权威医学数据(如5年生存率、治疗副作用发生率),避免因情感因素做出不切实际的决定。
2. 心理支持策略:采用"观察式沟通"(如"今天比昨天多吃了半碗粥")比空洞安慰更有效,可帮助患者保持希望感。
3. 临终关怀准备:提前了解安宁疗护资源,如疼痛管理、心理疏导等服务,比急救措施更能提升生命末期质量。
这一案例揭示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的深刻结合,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长度,更在于保有尊严的完整性与情感联结的温度。
上一篇:恐癌症与舌炎有啥关系
下一篇:热爱运动预防癌症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