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与癌症的潜在关联机制
1. 代谢影响
高糖摄入会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而肥胖是至少12种癌症的明确风险因素。
胰岛素水平升高可能促进癌细胞增殖,尤其是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2. 炎症与氧化应激
长期高糖饮食会引发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这两种状态均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
3. 癌细胞代谢特性
癌细胞通过“瓦尔堡效应”优先利用糖酵解供能,但研究也发现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同样可能被癌细胞利用。
二、具体癌症风险证据
乳腺癌:每日多摄入100毫升含糖饮料,风险增加18%;绝经前女性风险可能更高。
癌:高糖饮食与肥胖、糖尿病共同构成风险因素。
肝癌:每天饮用1份含糖饮料(约335毫升)的女性,风险增加78%。
三、需要澄清的误区
1. 糖并非直接致癌物
糖本身未被列为致癌物,但过量摄入可能通过间接途径(如肥胖)增加风险。
2. 代糖的安全性
阿斯巴甜等代糖虽被列为2B类可能致癌物,但日常摄入量通常安全。
四、建议
控制添加糖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约6茶匙),减少含糖饮料、甜点。
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摄入,降低整体炎症水平。
综合健康管理:结合运动、限酒等措施,降低癌症风险。
目前证据表明,长期过量摄入糖分可能通过多重机制增加癌症风险,但适度摄入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情况下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