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阳后出现肺炎人群约为8%
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进入“乙类乙管”阶段,全国疫情态势及医疗资源准备情况备受关注。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总台央视记者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进行了独家专访。
焦雅辉司长透露,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全国发热门诊的就诊量快速上升,元旦前后急诊量达到高峰。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已经渡过或正在渡过感染高峰。随着春运的来临,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也迎来了感染高峰。根据趋势预测,这些地区在春运期间可能会出现急诊和重症的发病高峰。
尽管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新冠病毒感染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但老百姓实际感受中肺炎的人数并不少。对此,焦雅辉司长解释,在诊疗方案中轻型病例是没有肺炎表现的,而普通型才出现肺炎症状。从我国奥密克戎临床病例分型情况来看,普通型占比相对较低,约为8%。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即使比例再低,出现肺炎的绝对数值也会很大。
在春运背景下,实施“乙类乙管”是否会导致疫情高峰再次来临?对此,焦辉表示春运期间并不一定出现感染高峰,但可能会出现急诊和重症的高峰。他认为这一趋势在春节期间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急救体系和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重症救治压力较大。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早在去年就已制定了应对大规模感染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加强医疗资源准备工作,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要求所有医疗机构接诊发热患者并配备常用药物。方舱医院被升级改造成亚定点医院以应对重症床位需求。对各级医院的重症床位比例和人员培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春运的到来和疫情形势的变化,农村地区的重症救治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焦雅辉表示农村地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农村的重症病人能否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接受救治。为此,多个部门制定了农村疫情防控方案并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患者的及时转运和救治。包括组织车辆运力协助转运重症患者建立转诊的绿色通道以及三级医院专家团队驻点县医院等举措。
此次专访为我们揭示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以及应对措施的积极进展。希望这些努力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让我们共同期待春暖花开之时疫情的阴霾能够散去生活回归正轨。总台央视新闻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女士,关于疫情防控的三年变化,她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与见解。从整个疫情防控的大局来看,这三年间,我们的防控策略、医疗体系、人员队伍以及公众的应对心态,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临床层面,虽然当前肺炎病例数量较多,但从临床反馈的信息来看,与三年前相比,同样的肺炎,其影响程度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现在的肺炎,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大多数病例是可以治愈的。这一变化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疫情波及的人群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三年前在武汉,疫情主要波及的是青壮年人群;而现在,受影响的更多的是脆弱人群,包括高龄人群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是那些未接种疫苗的人员,他们受到的波及影响更大。这也提醒我们,疫情防控需要更加精准和细致的工作。
焦雅辉司长表示,虽然疫情依然严峻,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她的这番话,无疑给了公众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在这三年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挑战和困难,但我们也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坚定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