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春节饮食悠着点
新春佳节,美食盛宴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节目。无论是家中亲手烹制还是外出就餐,食物总是承载着节日的欢乐与期待。在享受美食的我们也要警惕因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健康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在春节期间特别容易受到食物性肠梗阻的困扰。
新春佳节,老年人常常面对多肉、多油、多糖和多盐的食物诱惑。这“四多”食物正是消化系统疾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的罪魁祸首。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食物更可能引发食物性肠梗阻。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指的是肠内容物在肠道内通过受阻。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肠粘连、肠炎或肿瘤、消化道功能低下等。在老年肠梗阻患者中,食物性肠梗阻尤为常见,且危害性大,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老年人的肠道功能因全身各脏器的退行性改变而降低,容易出现消化、吸收、分泌等方面的紊乱。一些在年轻人中易消化的食物,在老年人的胃肠道内可能难以消化。这些未完全消化的团块可能堵塞肠腔,导致肠梗阻。老年人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肠蠕动无力,加上习惯性便秘,也容易导致食物性肠梗阻。
除了肠道功能下降,老年人如伴有其他疾病,也可能诱发食物性肠梗阻。一旦形成肠梗阻,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解除,多数情况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能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的患者还可能面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肠壁血液循环障碍、坏死、感染等风险,甚至可能引发毒血症、休克或死亡。
春节期间,老年人预防食物性肠梗阻至关重要。饮食方面,老年人应多选择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植物性食物,少食动物性食物。食物加工要精细,便于咀嚼。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葡萄等,应尽量少食。老年人要重视牙齿保养或修复,经常清洗口腔,勤刷牙。对于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平时应多活动、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必要时可选用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除了饮食调整,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重要方面。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疾病是引起肠梗阻的常见原发病。老年人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食物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
春节期间,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遵循合理饮食、充分咀嚼、防治便秘、治疗原发病等原则,有效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发生。只有健康过年,才能真正享受节日的欢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