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谈被封在家-隔离改居家很好
老胡也被封在家中,原来是楼里出现了阳性病例。昨晚开始封控管理,目前通知需要封控五天(但愿不会延长)。所有人都要待在家中,等待核酸检测人员上门采样。
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会被转运到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但现在政策有所调整,更多采取居家的方式进行隔离。这一变化源于集中隔离资源的紧张,必须让原本需要集中隔离的大部分人改为居家隔离。
以北京为例,数据显示昨日新增病例接近上千例。其中,社会面筛查发现的人员就有266例,这其中也包括老胡所在的这栋楼。按照以往的措施,每出现一个新增病例,至少需要上百人被集中隔离。这意味着这266例新增病例可能导致数万甚至更多的隔离者。然而北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现实情况是集中隔离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了。事实上,北京的整个防控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精准防控不仅需要精准的流调和高危人员的有效管控,还需要各种配套资源的支持。当病例数量急剧增加时,流调工作的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过去病例少时,流调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能够研究得很深入并公布危险点位。但现在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加,即使流调工作做得再细致,危险点位公布得再全面,也可能超出基层和社会的应对能力。北京市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可能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转,新的感染者不再像过去那样进行大规模的集中隔离了。虽然防控效果可能会有所折扣,但这也是现实情况下的必然选择。一些人提出建设更多的方舱医院和集中隔离点来应对疫情高峰,但这需要更多的场地和管理人员。集中隔离点不仅需要足够的空间,还需要大量的服务保障人员来管理这些隔离者。北京的基层工作人员已经处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的状态之中。因此老胡被封在家中而非集中隔离点成为了现实选择。老胡从浙江回来后的居家隔离经历也让他感受到了社区工作的压力和不小的挑战。尽管防疫工作是为了对抗病毒而进行的努力但也需要与现实形势紧密结合因为现实是客观的。北京市正在竭尽全力调整防控策略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变化。从周末开始北京已经加强了防控措施包括部分地区停堂食和居家办公等举措城市的绝大部分社区仍然正常运行只有部分楼栋和单元被封锁但城市已经相当程度上静了下来我们需要为可能出现的疫情变化未雨绸缪提前构建新的防疫策略毕竟现在大部分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或轻症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那些易受病毒攻击的脆弱群体并力争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虽然这个冬天可能无法做到清零所有感染者但我们仍可以实现重症清零的目标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突破奥密克戎的重围并最终取得胜利北京市社区的工作确实非常迅速昨天晚上才刚刚封控今天下午核酸检测人员就已经上门进行单人单管的检测这表明北京市正在全力以赴应对疫情相信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避免过度消耗资源同时我们也要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全国加油共同应对这场挑战我们相信人类最终能够战胜这场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