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查药价被指只是应对舆论压力

运动健康 2025-04-13 07:03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近期央视曝光了令人震惊的“天价药”现象。调查发现,一些药品的出厂价格并不高,然而经过多重分销和销售渠道后,价格却在抵达零售终端时暴涨。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为例,其出厂价仅为0.6元,但在北京中标价却高达11元,最终卖给患者的价格更是超过12元。

这一报道迅速引发公众愤怒,舆论压力使得发改委不得不迅速采取行动。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于22日下午紧急发布通知,宣布将从12月1日起严查药品出厂价格。众多券商对此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这一行动可以视为应对舆论压力的紧急措施,但如果现有的销售模式不发生改变,那么药品生产成本和终端售价之间的巨大差距将无法得到根本性降低。

根据发改委此次的检查要求,各药品生产企业需按要求如实填报《生产企业及药品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药品出厂价格调查表》。调查人员将核实调查药品的现行零售价格水平,并与企业填报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业内人士指出,仅仅调查出厂价格可能并不能根治“天价药”问题。许多小药厂依赖于“大包商”进行分销,分销过程中的推广、税收、仓储、投标、配送等费用才是药品成本的大头。

某医药生产企业高层昨日表示,近期关于“天价药”的曝光以及过高的降价呼声带有一定的误导性。近年来,“低价招标”已使得企业处境艰难。今年药价的降幅甚至超过了过去5年的总和,企业面临的压力巨大。

由此可见,发改委的紧急通知虽然是对舆论压力的一种回应,但解决“天价药”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药品销售模式的改革,以真正实现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的目标。这不仅需要部门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推动。

上一篇:法属新喀里多尼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