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前列腺癌发病高 如何降低发病风险?
今年五十五岁的张伯,长期排尿不畅和血尿的症状让他备受折磨。近日,他走进了市中医院的大门,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经过泌尿外科专家赖海标教授的详细询问和PSA检查,疑似前列腺癌的结果让他震惊。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早期前列腺癌的确诊给了他新的希望。
赖教授根据张伯的健康状况和病变分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利用高清腹腔镜系统,通过微小的通道进行手术。腹膜外脂肪的分离、盆筋膜的打开、膀胱颈的切断、血管复合体的结扎、前列腺的完整切除以及尿道的吻合,每一个步骤都显得精准而巧妙。术后第二天,张伯便能够进食并下床活动,恢复的速度令人惊讶。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据统计,95%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在45至89岁之间。在欧美发达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甚至居男性肿瘤之首。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上海,前列腺癌已经跃居男性泌尿系肿瘤的首位。
除了年龄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被认为是前列腺癌的诱因。过多的视觉和心理性刺激,如阅读、观看不良影片等,可能会导致雄性激素分泌旺盛,从而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夜班族"男性由于生物钟的紊乱和褪黑激素分泌的减少,也更容易患上前列腺癌。肥胖男性的前列腺癌风险更是比体重正常的人增加一倍。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规律性生活可能是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射精频率和前列腺癌风险之间存在联系。对于40-49岁的男性来说,每月射精21次及以上可以将罹患癌症的几率降低22%。尽管这一结果尚未明确其背后的原因,但它为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项研究追踪了3.2万名健康男性长达18年,发现射精越频繁,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越低。即使考虑到饮食、生活方式和其他因素,这一结论依然成立。研究者推测,射精可能有助于排除致癌化学物和老化细胞,或者定期清理精子有助于新细胞的生长,防止可能致癌的老化细胞堆积。尽管导致前列腺癌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一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也为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