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健康食物”当零食,就“健康”了吗?
零食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孩童,更是许多成年人难以抗拒的味蕾诱惑。对于吃零食,人们总是抱有复杂的看法,似乎它总是与健康饮食背道而驰。我们真的能够一概而论,将零食视为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吗?答案并非如此绝对。
零食,作为非正餐时间的饮食伴侣,其实也有其不可小觑的营养价值。适度地享用零食,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为我们提供一定量的能量和营养素,甚至在紧张忙碌的时刻,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营养需求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零食甚至可以作为正餐的极佳补充。
在选择零食时,我们应该从营养健康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健康的食物。比如,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当之无愧的健康零食之选。酸奶营养全面、钙含量高,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与钙质。坚果类,如核桃、杏仁、松子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微量元素及较多的膳食纤维,是健康又美味的零食选择。
我们也需要警惕零食所带来的“不知不觉”中的能量摄入。尽管选择相对健康的食物作为零食的确比吃油炸食品、烘焙食品等更为明智,但如果不加节制,零食也会带来健康问题。零食是我们全天膳食摄入的一部分,在评估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时,我们不能忽视零食的摄入量。
有些人特别重视控制一日三餐的摄入量,却忽视了来自零食的能量。他们一边聊天、看电视、听音乐,一边吃零食,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不少能量。还有人认为“健康”零食所含能量低、营养丰富,可以用它们代替正餐以减少能量摄入并获取充足营养。但实际上,零食无法替代正餐的食物种类和营养素的全面均衡。过量摄入零食不仅会导致能量过剩,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入。
想要健康地吃零食,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应根据体重及正餐摄入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零食,并控制摄入量。宜在两餐之间吃零食,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我们还应选择能量较低的同类零食,避免能量摄入过多。吃完零食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应养成早晚刷牙、减少吃零食次数、吃零食后漱口的习惯。
只要我们明智地选择健康的零食、控制摄入量、注意摄入时机和口腔卫生,就可以享受零食带来的美味与快乐,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