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交叉助力康复康养系统,临床需求成医疗器械创新之母
首届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盛大开幕,此次论坛旨在医工交叉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临床问题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人工智能与医工合作搭建平台。
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樊瑜波发表了深入人心的演讲。他强调了生物医药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我国面临慢性病患者的庞大需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正是基于这些需求而生,并呈现出独特的医工交叉特点。樊院长还着重介绍了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和智能康养的重要性,如何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提供辅助技术和器具,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本次论坛发布的“北京医工交叉创新前沿技术十大热点方向”中,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和智能康养领域的创新成果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包括先进的物联网健康智能系统、AI医疗健康管家与云服务等技术,以及情感识别与自然交互陪护机器人和智能感知与交互康复训练系统等智能康养领域的创新技术。
樊瑜波还强调了“互联网+养老”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呼吁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关注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创新,也要重视康复辅具、健康类产品的研发。他强调了从人力粗放型向高新技术精准型转变的必要性,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于医疗和个人健康领域。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宝亭表示,目前国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空前,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尤为突出。他强调了申报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注意事项,并建议从病人需求出发进行创新研发。他也提到了从进口医疗器械研究、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着手的必要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主任姜雪分享了临床转化方面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他表示,医工交叉的过程需要医疗人才和工程科技人才的交叉融合。他也谈到了知识产权分配、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体系的建立等当前面临的挑战。樊瑜波对此进行了补充,强调了医疗人才和工程科技人才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医疗健康+X的理念。他还强调了精准化的注册监管政策和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以及推进医疗器械纳入医保的重要性。
本次论坛是在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卫健委和海淀区人民的领导与支持下,由多个机构联合举办,旨在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