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大补适宜在产后3、4周
新妈妈在分娩后的头几天,家庭温暖的氛围中往往会充满着浓浓的鸡汤、排骨汤的香味。这些汤水,既是爱意的传递,也是为妈妈补充乳汁分泌所需的营养。专家却建议,产后补充营养并非立即开始,而是应该从第三周起步。
在产后的最初两周,新妈妈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内脏还在慢慢回缩,疲劳感也尚未完全消失。如果大量摄入高营养的食物,肠道可能无法完全吸收。想象一下,如果吃下的养分过多,身体却无法吸收,那将会造成“虚不受补”的现象。对于原本吸收能力强、身体较胖的新妈妈,可能会因此出现产后肥胖症;而对于瘦弱的新妈妈,则可能因为无法吸收食物中的养分而出现腹泻,导致身体更加瘦弱。更糟糕的是,如果这些无法吸收的养分过多,又无力代谢,很可能会被体内不正常的细胞吸收,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子宫肌瘤、卵巢瘤等。
月子期的饮食,最重要的是阶段性进补。产后的每一周,身体的恢复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食补的重点也随之变化。第一周主要是代谢、排毒;第二周则以收缩骨盆腔及子宫为主。而到了第三周,新妈妈可以开始真正的滋养进补。产后两周内,由于身体疲劳和脏腑功能尚未恢复,摄入过多养分容易造成“虚不受补”的现象。
对于新妈妈来说,产后热补是必需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温和的热补。温补的最佳选择是慢火烘焙的纯黑芝麻油。在此期间,月子期的女性最好不要喝普通的水,以免导致身材无法恢复和内脏下垂。月嫂可以为她们制作专门的饮料,比如将山楂和红糖一起熬制。这些特殊的饮品既能帮助恢复,又能保持身材。
进入第三周后,重点便放在补气补血以及预防老化。此时的恶露将尽,是新妈妈进补的最佳时机。食物中不加盐或任何调味料,以免破坏体质更新的机会。第三、四周是大补的时期,以麻油鸡为主,帮助新妈妈恢复元气。
坐月子期间,新妈妈每日的餐次应该比一般人多,以5~6次为宜。一次进食过多反而会增加肠胃负担,不利于产后恢复。新妈妈分娩后前两周身体虚弱,最好避免食用蔬菜;月子期的女性大多会选择喝鱼汤来补充营养,其中以鲫鱼、黑鱼、鲶鱼、鲈鱼为佳。了解这些产后恢复的细节和常识对于新妈妈来说至关重要。只要做好产后各方面的恢复工作,新妈妈依然可以保持青春靓丽。更多关于产后保健的常识,欢迎进入育儿频道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