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要卫生
重述“饮食要卫生”的重要性
正如俗话所说,“病从口入”,饮食卫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这个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人民历来有重视饮食卫生的传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食物卫生的原则。他强调不吃经过长时间保存而腐坏的食物,因为这样的食物可能带有细菌,导致食物中毒。特别是含水较多的食物,如鱼、肉、蛋、水果等,在气候炎热时更容易变质。
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和卫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低温冷冻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因为降低环境温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低温并不能完全杀死微生物或破坏酶,所以保藏时间应有限制。一些人喜欢在节日时买很多食物放在冰箱里,但时间长了同样会变质。
除了食物本身,家用餐具也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藏身之处。餐具必须经常清洗和消毒。在消毒前,应先清洗餐具并去除油垢,以提高消毒效果。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蒸汽消毒和漂白粉消毒。
一些人在储存油脂或含油脂丰富的食物时,可能会产生“哈喇味”。这是油脂酸败的表现,不仅会导致食物变质,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食用后可能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避免使用报纸、杂志等印刷品来包装食物。因为这些印刷品中的油墨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如多氯联苯。旧报纸、杂志上还可能沾有大量致病菌和虫卵,用来包装食物会污染食物,影响健康。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土豆发芽后就不要再吃了。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龙葵素。平时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极微,但一旦土豆发芽,其含量会急剧升高。食用后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昏迷。如果土豆发芽不严重,可以去除芽眼和发绿部分,并在冷水中浸泡一小时以去除有毒的龙葵素,烹饪时加点醋烧熟烩烂也可去掉毒素。
保持饮食卫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食物的保存和餐具的消毒,以避免食物中毒和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