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越早越好-8大早餐饮食误区切勿乱闯
俗话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的摄取对我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总是随意对待早餐,殊不知这样的习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下面,我们就来一下那些可能会危害我们身体的早餐方式。
一、早餐并非越早越好
许多人习惯在清晨五六点钟就起床吃早餐,认为这样可以及时补充能量,也利于吸收。事实上并非如此。早餐吃得太早,不仅不利于健康,还可能对肠胃造成负担。建议起床后先喝一杯水,补充睡眠时消耗的水分,活动20至30分钟后再吃早餐,这样更为合适。
二、零食代替早餐不科学
偶尔肚子饿了,吃点饼干、巧克力等零食是可以的,但若是用零食来充当每天的早餐,那就大错特错了。零食多数是干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的人体来说,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饼干等零食主要原料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会使人很快感到饥饿。临近中午时,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这样的早餐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引发体质下降,甚至引发各种疾病。建议早餐中应有足够的水分,如果当天早餐较干,可以加上一根黄瓜等蔬果。
三、“油条加豆浆”并非理想早餐
相比西化的“牛奶加鸡蛋”,传统的“油条加豆浆”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油条加豆浆”的吃法同样不利于健康。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素被破坏并可能产生致癌物质。油条及其煎炸食品都存在油脂偏高、热量高的问题,早上进食不易消化。豆浆也属于中脂性食品,这种早餐组合油脂量明显超标,不宜长期食用。建议早餐最好少吃豆浆加油条,一周不宜超过两次,且当天午、晚餐应尽量清淡,注意多补充蔬菜。
四、剩饭菜当早餐需警惕
许多家庭会将晚饭多做些,第二天早上做成炒饭或用剩下的饭菜加热作为早餐。这样的早餐制作方便、内容丰富,通常被认为营养全面。剩饭菜隔夜后蔬菜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建议尽量不吃剩余的蔬菜;其他剩余食物一定要保存好,以免变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加热透。
“一天之计在于晨”,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在追求便捷的我们也要关注早餐的健康与营养。以上四种早餐误区需引起注意,让我们从早餐开始,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由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