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传染病防控:关注长远布局努力降低传

运动健康 2025-04-17 16:22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高度重视传染病及地方病的防控工作,将其列为15项重要行动之一。这是因为加大传染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不仅是维护人民健康的迫切需要,更是健康扶贫的重要举措。

在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中,专家们就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控、共筑健康中国梦进行了深入交流。传染病防控与其他疾病不同,需要更长久的关注和长远的布局。

影响传染病防控的关键因素有很多,但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努力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虽然我国在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流感等传染性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强调,传染病防控是高度专业性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科研积淀和储备。他认为,从科研角度看,抗病物研究应该做好更充分和超前的科技准备,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张福杰主任则指出,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是威胁人类的三大“传染病杀手”。我国已消除疟疾,但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强重大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做好长远布局和努力降低疾病流行水平,杨晓明建议加强相关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寻求更好、更快、更有效的防控手段。他也强调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和药品监管制度改革在推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

周德敏则介绍了突破传统病毒疫苗的新理念及其对我国传染病防治的作用。这种新理念通过利用新技术,将流感病毒由致病性传染源变成预防性疫苗,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也是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舒跃龙认为,未来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仍面临挑战,其中之一是基础研究力量较为薄弱,领军人才短缺。他强调了打造实战性和战略性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并建议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基础理论的培养。

杜斌则分享了自己作为临床重症医生的工作体会。他认为,年轻医生应该注重基础治疗理念的实践和完善自我技术提升过程的关系。只有在完成基本的救治任务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更高层次的技术和手段来对抗传染病威胁。因此他强调年轻医生应做好基础工作“ABC”,最终才能达到“XYZ”。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深入科研研究加强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共同筑牢全民的健康防线。

上一篇:世界杯几个名额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