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

运动健康 2025-04-18 07:49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近年来,我国中风患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而中风后吞咽障碍成为治疗的难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的刘志顺副主任医师。

刘医师向我们介绍,中风患者多数会并发吞咽障碍,其中中重度患者占比高达33%。若不给予及时治疗,其中36%的患者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这类患者面临的最大危险和痛苦在于,他们可能将水、食物等本应咽入食管的东西误吸入气管,从而引发肺部感染。由于担心被呛,患者常常拒绝饮水、食物和药物,导致营养不良,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也随之升高。及时、有效地治疗该病症,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外主要采用短期静脉高能营养支持、胃管鼻饲、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配合阶段性摄食训练和经皮胃造瘘术等综合治疗方法,但费用昂贵,治疗过程复杂,且易出现并发症。

相比之下,我国的传统医学对此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刘医师表示,经过3年的临床研究,他们发现用针刺调理髓海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他们摸索出了一个有效的穴位组方,不仅显著缩短了食物通过口咽部的时间,还能减少或避免会厌谷、梨状窝的食物残留及误吸。

这种针刺疗法与国外的阶段性摄食配合康复功能训练相比,不仅疗效更佳,而且操作简便、起效快、费用低廉。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通常由假性球麻痹引起,而这种假性球麻痹可能是由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所导致。但最近有学者提出,单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也可能引起假性球麻痹症状,且其出现比率高于双侧病变。

在中医学领域,中风被认为是阴阳失调、肝阳偏盛所致。而《灵枢海论》则明确指出,“脑为髓之海”,精神、意识、运动、五官九窍的疾病都与髓海有关。基于这一理论,他们拟定了治疗吞咽障碍的穴位组方,其中包括风府、人迎、廉泉和百劳四穴。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理髓海、活血通窍,从而治疗吞咽障碍。

具体的治疗方法是:风府用2寸毫针,针尖朝向喉结方向;人迎在喉结尖旁开1.5寸,直刺1.8寸;廉泉用3寸毫针,直刺约2寸;百劳用2寸毫针直刺1.5寸。针刺四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即出针。

通过这一治疗方法,许多患者成功恢复了吞咽功能,重新获得了生活的自理能力。这一成果不仅为中风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中医学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上一篇:准妈妈产前运动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