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台湾牛肉面传承“家的味道”

运动健康 2025-04-18 12:52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走进“老山东家常牛肉面”面店,映入眼帘的是几道充满古色古香的匾额,黑底金字,透露出浓浓的传统气息。店主于怀增介绍,这些匾额都是其祖父于忻之亲笔题写,其中一幅写着店训“食德为天”,诉说着这家面店的传世之美。

于忻之与妻子从青岛辗转来到台湾后,为了生活,用仅有的七十元钱支起了一个小摊,最初主要售卖山东馒头以维持生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面团的边角料被巧妙地用于制作手工刀切面,实现了物尽其用。于怀增回忆道,父亲曾告诉他,用市场上剩余的牛骨头熬制的汤煮出的面,已成为当时的人间美味。

这些老兵们在陌生的台北安家落户,大多在万华区西门町一带经营小生意。山东人吃苦耐劳、讲究忠信义的品质使他们赢得了顾客的信赖。“爷爷的生意之所以能做好,离不开我们山东人的忠诚信义。”于怀增说。

经过不懈的努力,于家的小摊逐渐壮大,最终在七十年代在昆明街开设了自家的店铺,主营手工刀切牛肉面。由于于老先生的山东口音较重,许多老顾客喜欢称这家店面为“老山东”,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几年后,于家面店迁至西宁南路,并一直传承至今。

于怀增牢记祖父传授的生意经,坚持真材实料、精益求精。“创业容易守业难,我希望能够继承爷爷创业和敬业的精神。”他说。

不仅于家面店,台北的大街小巷遍布各种流派的牛肉面店。牛肉面的风靡在台北得到集中体现,而于家面店则是牛肉面在台湾盛行的一个缩影。于怀增认为,这碗带有家乡味的面食不仅是老一辈人思乡的寄托,更是他们对后辈的深情祝福。

食物最能温暖人心。除了牛肉面,于怀增还坚持制作手工饺子,同样传承自祖辈的配方,保留了传统的家乡味道。他总提醒客人不要忘记喝饺子汤,“那才是家的味道”。

在台湾,牛肉面曾是学生时代的回忆,是晚归打工族的精神慰藉,也是外地游客对台湾美食的初次印象。有食客表示,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散发着乡愁和“家的味道”,也刻在台湾人的集体记忆里。

随着岁月的流转,“老山东家常牛肉面”已经成为台北的一张名片。于怀增坚信:“口碑重要,味道更重要。我要努力把‘老山东’继续传承下去。”在这个充满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里,这碗充满故事的面将继续传承着家的温暖和乡愁。

上一篇:如何制定智慧工地的高质量建设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