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养老服务上台阶
杨院长,近日我在网上看到丰南新开了河头老街景区,夜晚的景色非常迷人。过年期间您有没有抽空去欣赏一番呢?”“还没有去过。我打算等天气暖和了,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是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院长的日常对话。他是全国人大代表,一上班便照例前往各病区查房,与截瘫伤员们亲切交谈。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是党和为了妥善安置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截瘫伤员而设立的无障碍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如今照料着136名地震截瘫伤员。时光荏苒,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截瘫伤员大多已步入老年,杨震生的关注点也随之从医疗护理转向养老服务。
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杨震生,其提出的建议始终紧贴民生,既有关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也有关于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培训等具体措施的聚焦。
杨震生在履职过程中了解到,截瘫疗养院的老人们时常会接到保健品、养老房产等推销电话,其中不乏涉嫌诈骗的情况。对此,他深感忧虑:“养老诈骗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向老年人宣传防诈骗知识。”
为了更好履行职责,杨震生不仅多次参与调研考察活动,还数次前往唐山市检察机关专题调研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情况。他深知:“掌握新情况才有好建议。”
去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施行让杨震生感到责任重大。“能够参与立法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未来我更要认真调研。”他如是说。回到办公室后,杨院长又投入到汇总调研中收集到的材料中。
作为人大代表,杨震生始终把关注民生所需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深知,只有用心去看、用情去听,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心声,提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建议,助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多年来,杨震生的许多建议得到了答复和落实,这使他倍感成就感。他始终如一地立足本职,聚焦养老问题,努力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尊重。《 》2023年2月15日的第四版报道了他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