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元年(昭和元年硬币)

运动健康 2025-04-23 15:56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里的晋鸥笔谈

晋鸥最近从沈氏秘笈中品味出了一段独特的砚史,遂撰文分享给各位读者。沈氏砚林,是晚清三大藏砚名家沈汝瑾(号石友)的珍藏集萃,其间的158方砚台被誉为砚台领域的瑰宝,而《沈氏研林》则是其精华的集结。若能在其中收藏一方砚台,笔下生辉便不再是梦。我有幸触摸过其中的十方砚台,堪称人生一大幸事。接下来我要讲述的,便是《沈氏研林》背后的传奇故事。

时光回溯至昭和初期的一个早春,那时的上海热闹非凡。著名砚台研究家板东贯山家中迎来了两位中国绅士钱瘦铁和他的朋友唐吉生。他们来访的目的,是为了商讨一件颇为曲折的事情。原来,沈石友的女婿若褒生因投资失利,不得已将《沈氏研林》收录的砚台全部抵押给了横滨正金银行。但事情并没有如此顺利解决,银行催账无果,陷入了僵局。钱瘦铁与唐吉生一行寻求解决之法时,若褒生透露了真相他请求好友桥本关雪担任担保人以便取回砚台。幸运的是,桥本关雪同意了这一请求。但事与愿违的是,当到了还款期限时,桥本关雪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不接收这批砚台。这无疑使局势雪上加霜,砚台的价值瞬间跌入谷底。在这关键时刻,板东贯山被卷入了这场交易之中。几经周折,他与保证人桥本关雪达成共识后开始了紧张筹备资金的征程。最后成功筹资购下这批价值不菲的砚台。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银行再次收回这批砚台,《沈氏研林》所藏的158方砚台成为白沙村庄的藏品。此后战火纷飞、世事变迁,《沈氏研林》几经波折最终下落不明。井上研山手中仍保存着部分拓片和珍贵的诗笺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时光流转至战后时期日本的古董书画界复苏之际关于这批砚台的传闻再次浮出水面让人不禁感慨万分。如今关于这批砚台的消息仍在流传之中究竟何去何从仍是未知数……这个故事充满了曲折与波折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收藏界的辛酸与不易每一次流转都承载了无数的汗水与故事而背后的传承与信仰才是我们应当铭记的珍贵财富。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段历史共同见证这份历史的厚重与魅力。在京都神宫道,太田贞三偶然得知桥本关雪藏有20方珍稀砚台。这不是之前传闻的158方已经抵押给银行了吗?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井上感到好奇,于是他匆匆赶往京都探个究竟。

一见到那些砚台,井上的心跳瞬间加速。这分明是他在板东家选出的、还拓过拓片的那20方砚台!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井上又惊又喜,但喜悦之中夹杂着无法言喻的困扰他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

井上不得不寻求帮助,他找到了知名的书法家本史邑,向他倾诉了自己的困境。本推荐了他的友人松浦武夫,请求他暂时帮忙支付资金。松浦武夫是个慷慨之人,他同意了,并成功买下了这20方砚台。

时间匆匆流逝,二十年过去了。松浦武夫突然来信提到,他已经帮井上保存了这些砚台很长时间,现在应该归还给他了。井上感激万分,觉得遇到了真正的君子。他没有更多的回报,只能将其中两方砚台送给松浦作为答谢,自己留下了剩下的18方。这段故事被井上研山详细地记录在他的回忆录《沈氏研林的归趋》中。

桥本关雪在1944年离世后,他的遗产中还有一部分砚台被抵押给了银行。战后,这些砚台被委托给守尾瑞芝堂在东京出售,从此分散到了日本乃至世界各地。据闻,一部分砚台流落到了台湾,成为了大收藏家林柏寿的兰千山馆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为这些砚台出版了《兰千山馆名砚目录》,其中载有《沈氏研林》中的六方砚台。这些砚台原本属于旅居日本的台湾收藏家林熊光(朗庵),后来归于兰千山馆收藏。近年来,有大约十方砚台回流到了大陆,但仍有许多砚台尚未露面,它们的下落仍然是个谜。

对于我们这些热爱文化的人来说,如果能在日本遇到《沈氏研林》中记载的一方名砚,那真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但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关于这篇文章的来源和版权信息,请访问指定的或邮件联系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通过邮件举报,我们将立即采取行动予以删除。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