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证:喝藿香正气水检出酒驾

运动健康 2025-04-12 23:18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近期,关于食物引发酒驾疑虑的话题在网上持续发酵。从藿香正气水到日常零食如蛋黄派,甚至是日常饮品如酸梅汤,都引发了一场关于食物内隐酒精含量的讨论热潮。炎炎夏日,人们为了预防中暑和腹泻会选择服用藿香正气水,然而这一选择却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为何这些日常食品和药品中会含有酒精成分?食用后是否真的会导致酒驾呢?针对这些疑问,记者带着诸多被质疑的食品和药品,如蛋黄派、酸梅汤以及藿香正气水等,进行了亲身体验。在太原市支队迎泽区一大队的配合下,一场关于食物与酒驾的真相之旅拉开了帷幕。

首先体验的是藿香正气水。在一个清晨,记者在正规药店购买了一盒藿香正气水,每瓶塑料小瓶装10毫升,一盒共8瓶。其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明确标注了本品含有乙醇(酒精)高达40%至50%。服药后需避免驾驶飞机、车辆或从事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

记者喝下了一瓶藿香正气水后,喉咙立刻感受到一股火热。面对手中的吹气式酒精测试仪,记者的酒精含量显示为惊人的550mg/100ml,这一数值远超醉酒驾驶标准近7倍。一分钟后,尽管酒精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醉酒驾驶标准近两倍。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精含量逐渐降低,最终在10分钟后恢复到正常值。

这次体验揭示了一个事实:食物中的酒精含量确实可能导致短暂的酒驾现象。不仅仅是藿香正气水,其他含有酒精的食品和药品也存在类似的隐患。在食用这些食品或药品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免驾驶行为。

这次体验不仅揭示了真相,也提醒了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食品安全和用药安全。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市民的饮食安全。公众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因食用含酒精食品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上一篇:司机是性功能障碍的“后备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