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的历史上归谁管辖(潮州市行政区划分布图)
潮汕市行政区划脉络:潮州之历史演变
在潮汕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潮州”一词拥有双重含义。它既是历史上曾经“一府管十一县”、雄踞整个粤东的大潮州府的代名词,也是现今粤东地区邻近汕头市的那一个潮州市的称谓。后者,即旧潮州府的府城所在地,人们常称之为“府城”。显然,后者的地域概念相较于前者有所缩小。
回溯历史,潮汕地区的行政建置始于秦末汉初。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南海郡在五岭之南设立了揭阳县。东晋义熙九年(413),义安郡的设立标志着这一地区州郡级建制的开端。义安郡下设立了五个县,分别是海阳、绥安、海宁、潮阳和义招。到了隋代,义安郡更名为潮州,从此,“潮州”这个名字被载入史册。
古代粤东的经济和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其中一个历史时期是从秦汉时期揭阳的开县到隋唐之际,以古揭阳为主导的内陆文化时期。另一个历史时期是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设置潮汕到清末之际,以潮州府为主导的内河文化时期。还有一个历史时期的近代自汕头开埠到改革开放后三市分立,以汕头为主导的海洋文化时期。
从隋开皇十一年“潮州”地名出现到清末,整个粤东地区都在其辖区之内,包括现在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甚至海丰、陆丰、惠来和梅州部分地区。在这一千多年的发展中,“潮州”的行政区域历经演变,但最终地域及文化概念上的“潮州”已经定型。这一地区的代表性地方文化包括“潮州人”、“潮州话”、“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木雕”、“潮州刺绣”等。潮州音乐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璀璨夺目。
早年出海经商的华侨们,在海外依然以“潮州会馆”、“潮州商会”等作为联络场所。这个“潮州”的概念,实际上是“大潮州”概念、广义的“潮汕”概念以及“潮州方言区”概念的综合体现,包括现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以及部分通行潮语的地区如大埔、丰顺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地域范围不能与今天的行政地级市“潮州市”混为一谈。在1991年的一次国务院批复之后,潮汕地区正式一分为三,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市同级分治。尽管如此,潮汕本土人依然坚守那个历史熏陶下的“大潮州”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