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容易光顾哪些人抑郁容易致癌
许多疾病源于内心的情感纠葛,我们应当尽量避免生气,避免陷入过度的纠结和焦虑。生活中的困扰和不如意是常态,它们会随时出现,面对这些困扰,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放下烦恼,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快乐和健康的人生。
在中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共识:情绪与健康息息相关。尽管很难用科学的方式去解释其中的奥妙,但我们从身边的一些案例中不难发现端倪。比如那些被诊断出癌症的人,在回顾他们的日常行为时,往往会发现他们平时存在情绪压抑、爱生闷气、过于追求完美等问题。这种现象不禁让人联想到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研究,指出C型行为容易导致癌症。所谓的C型行为,指的就是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控制负面情绪以及追求完美等性格特点。而在中国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乳腺癌和中年胃癌患者中,很多人都是这种性格类型。
其实,“抑郁容易致癌”这一观点并非新论。早在古罗马时期,西方医学之父盖伦就已经提出类似的结论。而在南宋时期,中国著名医学家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中也提到,女性与家庭成员关系不和,心情抑郁,容易患上乳腺癌。由此可见,情绪与健康的关联并非空穴来风。中医很早就提出“情志”致病的说法,这种由内因导致的疾病与由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不同,前者会直接损伤五脏功能,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当我们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必须提高警惕。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其发病与人的内在机能紊乱有关,其中情绪和个性是重要环节。国外的研究已经表明,敏感、抑郁、多疑、厌世等情绪可能是癌症的催化剂。其可能机理是抑郁会大大削弱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机能处于低质量运行状态,当细胞发生突变时不易自我清除。比如一些女性癌症患者性格内向、爱生气又不擅表达,导致植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状态,造成乳腺和卵巢等靶器官受损。同样,一些优秀男性过于拼命工作、压抑自我,可能更容易患上胃癌和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我们应该重视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避免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以便早期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