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癌症患者打疫苗吗

运动健康 2025-10-18 15:20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历史上癌症患者接种疫苗的情况经历了从谨慎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主要依据患者的治疗阶段、免疫状态及疫苗类型而定。以下是关键发展节点和医学建议的梳理:

一、早期限制阶段(20世纪末-21世纪初)

1. 治疗期禁忌: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期间,因免疫系统受抑制,通常不建议接种活疫苗(如减毒疫苗),但灭活疫苗可能被允许。

2. 康复期评估:若患者已完成根治性治疗且免疫力恢复,经医生评估后可接种部分疫苗。

二、新冠疫苗时期的突破(2020年后)

1. 实体瘤与血液肿瘤差异

  • 实体瘤患者接种3剂新冠疫苗后,96%可产生保护性抗体;血液肿瘤患者需4-5剂才能达到类似效果,尤其是接受B细胞清除治疗者。
  • T细胞免疫激活为另一重保护机制,即使抗体反应不足仍可能有效。
  • 2. 国际指南更新:2024年ASCO和CDC建议癌症患者每6个月加强接种新冠疫苗,以应对免疫力快速衰减的问题。

    三、癌症治疗性疫苗的进展

    1. 预防性疫苗:如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但癌症患者接种需根据病情稳定性和治疗阶段决定。

    2. 治疗性疫苗

  • 2010年首个治疗性前列腺癌疫苗Sipuleucel-T获批。
  • 2025年mRNA个性化疫苗(如mRNA-4157)在黑色素瘤中显示显著疗效,降低复发风险49%。
  • 四、当前共识

  • 接种原则:病情稳定、无急性并发症且非治疗期的癌症患者可接种灭活疫苗;活疫苗需严格评估。
  • 个体化决策:需结合肿瘤类型、治疗史及疫苗特性,由专科医生制定方案。
  • 历史上对癌症患者接种疫苗的态度从保守转向科学化、个体化,反映了免疫学和肿瘤治疗的协同进步。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