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灌注治疗是怎么样进行的
膀胱癌,一种尿路中常见的肿瘤,大约七成以上为浅表性膀胱癌。对于这类癌症的治疗,我们常常采用保留膀胱的开放性切除手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TURBt)。但治疗的难度在于这种癌症的多中心性和多发性特点。想象一下膀胱黏膜就像是一块土地,肿瘤细胞就像是撒落在土地上的草籽,一旦条件成熟,这些草籽就会生根发芽,形成可见的肿瘤。手术只能切除已经长出的肿瘤和部分周边组织,但对于那些尚未发芽的潜在肿瘤细胞则无能为力。手术后复发的情况相当常见,复发率高达六到七成,且复发位置可能不再是原来的地方。
为了防止这些“草籽”再次生根发芽,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像是在除草后,向土地里定期喷洒农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草再次生长或者减缓其生长速度。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膀胱灌注化疗的药物需要迅速在膀胱上皮内达到高浓度,同时被身体吸收的量要尽可能少,毒副作用也要小。
目前常用的膀胱化疗药物包括生物制剂和化学药物两大类。生物制剂如卡介苗和干扰素等,能够通过激发身体的免疫功能来防止肿瘤复发和浸润;而化学药物则能够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延长肿瘤复发的时间。
膀胱灌注操作通常由泌尿外科医生执行。他们将药物溶于40至5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在灌注之前,患者需要先排尿。药物注入后,患者需要不断变换体位,确保药物能够接触到膀胱的各个部位。
灌注完成后,药物需要在膀胱内保留两个小时后才能自然排出。在此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压痛、血尿等不良反应。通常,灌注的初始频率是一周一次,进行4至8次后,改为每月一次,持续1至2年。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膀胱癌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一疾病,我们不仅要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更要有坚定的信心,相信我们有能力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