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金刚让胆管癌现形
崔云甫教授,哈医大二院普外一科主任,对胆管癌的临床表现有着深入的理解。胆管癌,无论发生在哪一部位,其主要症状均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进行性黄疸、食欲不振、消瘦以及瘙痒等。当涉及到胆结石及胆道感染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发冷、发热,伴随阵发性腹痛或隐痛。
若胆管癌位于一侧肝管,初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但当其影响到对侧肝管开口时,梗阻性黄疸便会显现。若胆管中部的癌症不伴随胆石及感染,其症状多为无痛性进行性梗阻性黄疸,黄疸的进展一般较快,并不呈波动性。在体检过程中,可以触及肿大的肝脏,其质地坚硬,而胆囊并不肿大。若病变发生在胆总管下端,则可触摸到肿大的胆囊。
崔教授强调,胆管癌在初期很容易与一些疾病混淆,因此需要早期鉴别。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毛细胆管性肝炎以及硬化性胆管炎等都需要与胆管癌进行早期鉴别。胆囊癌也是需鉴别的疾病之一。胆囊癌早期无症状,直到发生肝门转移后才出现梗阻性黄疸,此时才引起注意。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来判定胆囊的病变情况。
对于胆管癌的诊断,除了上述的鉴别疾病外,还可以依靠以下方法:
1. 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2. B超检查:可以反复仔细地检查以显示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甚至肿瘤。
3. 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是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法,其能显示胆管癌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高达94%~100%。
4. CT检查:显示出胆管癌的多种特征,如近端胆管明显扩张、肿瘤沿胆管壁浸润性生长以及向腔处浸润扩展等。
5.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造影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甚至近端扩张的胆管。
6. MRCP(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能清楚地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和病变的部位,优于其他检查方法。
7. 血管造影:可以判定胆管癌病变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方式的决定提供参考。
8. 细胞学检查:在ERCP、PTC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钳取肿块活检或抽取胆汁进行细胞学检查。
本文由原创,。内容合作请联系:。(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