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巨大肿物疑似胆囊癌 广东援疆专家火眼金睛辨少见炎症并微创切除

癌症康复 2025-07-26 13:24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专家指导】

一位维吾尔族女士古丽克孜(化名),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忍受着饭后腹痛的困扰。经过CT检查,发现胆囊内有一个巨大的肿瘤,犹如茄瓜大小,疑似胆囊癌。消息令人震惊,古丽克孜的儿女们急忙带她来到南疆最大的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寻求帮助。

在这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胆胰外科专家唐启彬副教授亲自指导治疗。唐教授仔细研究了古丽克孜的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诊断方向:她的胆囊肿物并非胆囊癌,而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症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尽管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与胆囊癌相似,但两者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仍有微妙的差别。例如,胆囊癌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症状,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则可能出现反复腹痛。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在CT或MR上有其特有的表现。

面对这一棘手的情况,唐启彬副教授与喀地一院的肝胆胰疝外科专家进行了紧急讨论。他们决定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探查。如果术中发现倾向于慢性炎症,则通过腹腔镜切除胆囊及肿物;如果是胆囊癌,则转为开腹手术。手术团队的决策如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最终成功地为古丽克孜进行了腹腔镜探查手术。术中发现胆囊肿物巨大,与十二指肠、结肠等黏连,但肉眼表现更倾向于慢性胆囊炎。手术团队在腹腔镜下小心翼翼地将肿物分离,成功切除了胆囊及肿物。对于古丽克孜来说,这场手术仿佛让她从死亡线上被救回。在手术台上,快速病理检测的结果为慢性胆囊炎,排除了胆囊癌的可能性,这个结果使得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松了一口气。手术顺利结束,仅仅在患者的腹壁上做了四个小孔,每个孔只有一厘米大小。当古丽克孜的儿女们听到医生关于术中病理检查结果的告知时,他们激动不已,仿佛妈妈是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条生命。

手术现场的氛围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第三天,古丽克孜便康复出院。第七天,最终的病理检测进一步确认了慢性炎症的诊断,彻底排除了胆囊癌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不久后,她只需进行一两次复查,即可完全回归正常的生活轨迹。

专家风采】

唐启彬,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胆道外科副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副教授。他在肝胆外科领域耕耘了二十余年,对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是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信息传播与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委员,还是广东省多个医学组织和协会的重要成员。他的专业成就和丰富经验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通讯员:黄睿、刘文琴、林栩琪)

古丽克孜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但幸运的是,有唐启彬这样的专家为她诊断治疗,让她能够顺利康复。手术的成功不仅为古丽克孜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也为所有关注她的人们带来了欣慰。这场手术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专业医生的精湛技艺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

上一篇:鼻窦癌是什么 影像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