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为什么会有淋巴结

癌症康复 2025-09-06 15:59肝癌症状www.aizhengw.cn

一、转移机制

1. 淋巴系统扩散

癌细胞通过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流动到达局部或远处淋巴结,并在其中增殖形成转移灶。例如乳腺癌细胞常转移至腋窝淋巴结,肺癌易转移至纵隔淋巴结。

2. 免疫逃逸与微环境重塑

癌细胞可改变淋巴结的免疫微环境,抑制免疫攻击并促进自身存活。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病理性抗体(如抗HSPA4抗体)诱导淋巴结免疫耐受;肝癌细胞则通过外泌体miR-29a-3p抑制淋巴结中的免疫细胞功能。

3. 血行转移的跳板

淋巴结转移后,癌细胞可能进一步通过胸导管进入血流,引发全身扩散。

二、临床表现

  • 无痛性肿大:转移淋巴结通常质地硬、活动度差,早期多无压痛(如淋巴瘤或转移癌)。
  • 进行性增大:肿大的淋巴结可能融合成团,甚至压迫周围器官(如纵隔淋巴结转移导致呼吸困难)。
  • 伴随症状: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常见于淋巴瘤;而转移癌可能伴随原发灶症状(如结肠癌的腹痛)。
  • 三、诊断与治疗意义

    1. 预后指标

    淋巴结转移提示癌症进展,如乳腺癌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时,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2. 治疗靶点

    保留淋巴结可能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未切除的淋巴结中的T细胞可被免疫疗法激活,帮助清除肿瘤。

    四、常见转移癌类型

    | 原发癌类型 | 常见转移淋巴结部位 |

    |||

    | 乳腺癌 | 腋窝、锁骨上 | |

    | 肺癌 | 纵隔、颈部 | |

    | 胃癌/肠癌 | 腹腔、锁骨上 | |

    若发现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建议尽早就医检查(如超声、活检等)以明确性质。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