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步筛查检查
超声检查(B超):这是最简便、无创的初筛方法,能发现直径1cm左右的肾肿瘤,尤其适合体检或早期筛查。县级医院即可开展,成本较低且无辐射。
尿常规:部分肾癌患者可能出现血尿(尿液含红细胞),但需注意其他泌尿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2. 进一步确诊检查
增强CT:诊断肾癌最可靠的方法,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血供情况(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的造影剂吸收模式),诊断率高达94%(3cm以下肿瘤)。还能鉴别良性病变(如肾囊肿)。
磁共振(MRI):无辐射,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适合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如肾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或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3. 其他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目前肾癌缺乏特异性标志物,但血液检查(如贫血、乳酸脱氢酶升高)可能提示预后。
穿刺活检:影像学难以确诊时,可通过穿刺获取病理组织明确诊断。
4. 综合评估与注意事项
联合检查:B超初筛后,若发现异常需结合增强CT或MRI确诊。晚期患者可能需全身检查(如PET-CT)评估转移。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肥胖或有家族史者建议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治愈。
若检查结果异常,建议尽快就医,由专科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