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学理论看经络
【一】关于经络形态结构的
在现今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之中,经络的形态结构一直令研究者们困惑不解。尽管我们借助了最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手段,却始终无法明确地揭示出经络的真实形态。古老的《内经》所描述的经络巡行路线却得到了大量针灸实践与经络敏感人的证实。从现代探测仪器的角度,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迹象,尽管存在一些细微的修正,但经络的存在无疑是真实的。
对于经络的形态研究,我们认为应当从易学理论出发去寻找答案。奇经八脉中的奇点,可以被视作是系统信息与能量的通道或凝聚点。这些奇点有大有小,小奇点由大奇点分化而来,层层递进。在易学中,我们所关注的奇点属于较为原始、作用广泛的那一类。
从人体形态发育的角度看,这一过程仿佛是一个由简单的阴阳系统逐步演化成复杂的阴阳系统的历程。而易学中最简单的阴阳系统模型,是由五大块模型构成的公理系统,这包括了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五行生克、太极图和天干地支。这个公理系统所阐释的脏腑经脉系统,可能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生物模型。
人体复杂系统的发生被看作是脏腑经络的重重映射。经脉可以推衍,脏腑亦是如此。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只是最原始的归类法,每一脏腑都可以如经络一般进一步细化。中医诊断中的肾病并不只局限于腰间的那对器官,而是一种泛指。
人体起源于受精卵,从分子层次上是父母基因染色体的组合。在基因重组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所谓的遁甲现象。这是因为建立超对称性需要两种不同物理极性的东西互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能存在的一切事物必须是遁甲系统。
对于当代中医研究者所倡导的全息论,我们理解为基因提供了系统演化的规则。全息是等价或同构的,与演化规则或原则相关,并非指系统的每个局部都包含有整个体系的全部信息。在易学的视角中,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被视为等价或同构的。只要我们找到八卦、天干、地支的对应物,就找到了该系统最原始的生长点或中心。
对于人体来说,脏腑和十二经脉是人体形态发生的中心。这些中心必定是信息或化学物质最集中的地方。事实上,人体脏腑确实是“化学信息物质”最集中的地方,而经脉的研究也发现穴位区域集中了大量的优质线粒体、神经末梢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特性是其他非穴位区域所没有的。
经络系统被视为多细胞真核生物普遍根本的超系统。经络是控制细胞增殖分化的信息系统,与古代精神学说和现代功能态理论相吻合。从人体形成发生的角度看,脏腑和经络是自我相关、互为因果发生的。由于经络遍布于人体形态场外构成人体形态场,我们可以从经络形态场的角度来分析人体形态的发生。
【二】若采用易学逻辑分析,从更深层次来看,八卦所对应的奇经八脉相较于十一脏腑、十二经络更为原始。这一点体现在奇经八脉中的奇点被视为信息和能量的通道或凝聚点,它们层层递进、互相联系构成了人体的原始生长点和中心。这些奇点分布广泛且作用重大,对于理解人体形态的发生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奇点以及它们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我们有望揭示出人体复杂系统的更深层次奥秘。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深刻领会到人体奇经八脉与生殖之间的紧密关系。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脉,均源于女子胞(即子宫)。这一特点充分展示了它们在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中的核心地位。
一、任脉:主管胞胎的重要通道
任脉,被视为胞胎之根本,它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女性的生育能力。在中医理论中,“任主胞胎”的观点深入人心,强调了任脉在女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冲脉:血海之要道
冲脉被形容为“血海”,这是因为冲脉与女性的月经和生育能力息息相关。它调节着子宫的血液流量,确保胚胎得以在充足的血液供应下生长发育。
三、督脉:生命之阳的枢纽
督脉起于胞中,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在中医眼中,督脉的畅通是保持人体阳气充沛、生命力旺盛的关键,自然也对生殖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奇经八脉的整体作用
奇经八脉中的其他经脉也参与了人体的生殖过程。它们共同协作,确保人体气血的畅通无阻,为生殖功能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奇经八脉与人体生殖功能的关系密切,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殖功能。当我们在女性的生育问题时,不得不考虑到奇经八脉的作用。它们不仅仅是生理结构的一部分,更是女性生育能力的关键所在。这种深厚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中医理论中,也是历代医学家们对人体奥秘不断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