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中医》韩文版序

生活百科 2025-04-07 18:50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岁月如梭,八载已过。回想起那个春天,仿佛还在眼前。丁彰炫先生,一位来自韩国庆熙大学的学者,经过严格的考核,被韩国科技部派遣至中国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他的研究方向是《周易与中医学》。在读了笔者所著的《易学与中医》一书后,他深受启发,遂决定请笔者担任其合作指导教授。有此同道中人,实乃幸事,我欣然答应。自此,我与丁先生开始了一段为期一年的愉快合作与学习之旅。

面对众多的易学与中医学研究课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与反复商议。在诸多议题中,我们认为时空的问题可能是突破的关键。于是,丁先生的研究题目确定为《周易与中医的时空观研究》。在研究期间,丁先生以勤奋与执着,查找了大量古籍资料,对医易时空的六大子模型以及总模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他的研究产出了一篇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优秀博士后论文。在出站报告会上,听到专家们对这篇论文的赞誉,我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在做博士后期间,丁先生曾表示欲将我的《易学与中医》一书翻译成韩文。对此,我表示感谢。这本书虽为上世纪90年代所作,但因我一直在思考,时有新悟,决定进行修订。琐事缠身以及其他的写作任务使得修订工作一再拖延。终于,在完成修订版并于去年7月在中国出版后,丁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紧张的翻译工作。他们夜以继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对此我深表感谢。

在易学与中医学的研究中,易犯两个错误:一是将两者割裂,形成两张皮;二是牵强附会,只看到表面的相似之处。我在修订版的《易学与中医》中,重点从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层面对两者进行。从中医的核心范畴出发,考察其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进而其与易学的深层关系。我曾反复强调,易学不仅仅是《周易》这一本书,而是上自伏羲氏、下至历代古圣先贤的太极阴阳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医易同源”不仅指两个文本之间的关系,更是指两者都源自这种太极阴阳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希望此书能在这种深层次关系上有所新的进展。此书仍有诸多不足,恳请读者不吝指教。

序于此,写于张其成2008年2月6日除夕之际。彼时丁亥年除夕之北京的气氛充满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记录下了这段回忆。丁彰炫先生的努力与付出,以及我们共同追求学问的日子都成为了这段岁月中宝贵的记忆。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研究之路能够继续延伸,医易同源的精神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与发扬。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