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素养须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解读
卫生部近日发布了《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简称《母婴健康55条》),对准妈妈们和新生儿家庭提出了宝贵的健康指导建议。想要实现优生优育,了解这些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每一位期待新生命的家庭来说,《母婴健康素养》为我们揭示了母婴健康的核心知识和理念。以下是其中的关键点:
一、关于母婴健康的基本知识与理念
1. 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是24至29岁,超过35岁则属于高龄孕妇,需要特别关注。
2. 准备怀孕的女性,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这一习惯应持续整个孕期。
3. 早孕反应一般在孕6周开始出现,这是生命的奇妙之处,不必过于担心,通常在孕3个月后自然消失。
4. 孕妇的正常血压标准与成人相同,即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二、重要的产前检查与指导
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环节。其中,五项化验检查尤为重要:梅毒、艾滋病和乙肝病毒的筛查,以及弓形虫病的预防。这些疾病都有可能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三、孕晚期与分娩的指导
孕晚期是产前检查最为关键的阶段。血压、体重、宫高、尿蛋白、胎心率等项目的检查至关重要。而B超则不需要每次检查都进行。产前诊断是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重要筛查,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尤其需要注意。
四、孕期贫血的预防与处理
孕期贫血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贫血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小剂量铁剂,并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但补充维生素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五、分娩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孕妇在分娩前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果出现阴道出血、规律宫缩伴阵痛、胎膜破裂(破水)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自然分娩是最安全、最理想的分娩方式,与剖宫产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六、产后心情调整
分娩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产妇可能出现短暂的心境不良,这是正常现象,通常称为产母郁闷。在这一特殊时期,家人应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时期。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母婴健康指导建议。为了更好地关爱自己和宝宝,准妈妈们一定要深入了解并遵循这些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