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安全套真的安全吗-
日前,一种号称能在1分钟内杀灭各种性病病原体,并在10分钟内100%灭活艾滋病病毒的“液体安全套”引发了广泛关注。因涉及虚假宣传,这一产品被浙江省疾控中心紧急叫停。
浙江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的专家指出,这种所谓的“液体安全套”实质上只是一种杀菌剂。它无法提供物理屏障作用以达成避孕效果,更无法阻止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这一事件的发生,及时制止了一场可能由于过分相信安全套而产生的隐患。
在深入调查中,记者发现普通民众对于安全套的使用存在诸多误区和缺乏认知。安全套的历史悠久,从古代的避孕“性用品”到现代的乳胶安全套,其“进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为延长男性射精时间而添加剂的安全套,可能导致过敏体质者阴茎发炎。当下流行的添加香料的安全套,如草莓、巧克力等,因香料多涂于安全套外部,容易导致妇女阴道发炎或不适。还有一种“夜光型”安全套,添加了含磷成分,虽然能在暗中发光,却可能成为过敏源,引发妇女阴道发炎、异常分泌物增多等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安全套,如果过度依赖其“安全性”,也可能带来危险。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近四分之一的人在最近一个月内错误使用了安全套。常见的错误使用方式包括:在戴上安全套之前展开套体、女性为伴侣戴套时未放掉顶端空气、男性使用时的错误佩戴方式、前戏中未戴安全套的直接身体接触等。这些错误方式容易导致性生活中润滑不足、套体破裂、精子溢出等问题,使男性感染性病的风险提高两倍,女性意外怀孕的几率也大增。
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专家指出,虽然安全套在降低艾滋病和淋病的传播率方面效果显著,但其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有效率却大大降低。对于体积微小的生殖器疱疹病毒和人体乳头瘤病毒来说,安全套上的微小缺陷都可能让它们通过。安全套不是万能的。
对于安全套的使用,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使用前应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保存在适宜的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规格、正确使用和取下安全套等。只有正确使用安全套,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保护人们的健康。对照一下,我们需要认真检查自己在安全套的使用上是否存在误区,并正确使用和保管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