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产后饮食营养补充秘诀
冬春交替之际,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对于新妈妈来说,这个时期尤为关键,因为中医有言:“风为百病之长”。分娩后的新妈妈身体异常虚弱,风邪容易趁虚而入,导致感冒、头痛、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那么,在初春时节,新妈妈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春季月子保暖是首要任务
虽然已至初春,但冷空气仍频繁来袭,让人感觉比冬季还要寒冷。专家建议正在坐月子的新妈妈们,保暖仍然是重中之重。保暖的同时也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让早春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确保新妈妈和小宝宝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适宜的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湿度维持在6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妈妈和宝宝。
饮食方面:清淡为主,多饮汤水,忌油腻
春季气候干燥,室内外湿度较低,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专家建议多喝水或多喝汤水,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妈妈更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这不仅可以补充因气候干燥而丢失的水分,还能促进乳汁分泌。
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食物。春天是瓜果蔬菜的盛季,新妈妈可以适当吃些新鲜的蔬菜。虽然补充营养很重要,但产后最初的几天还是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食用过燥热、过辛辣和过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加重便秘,影响乳汁分泌,或通过乳汁刺激婴儿引发湿疹、腹泻等疾病。传统的产后饮食建议如红糖水、水煮蛋、炖母鸡汤、鱼汤、小米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再配上适量的新鲜蔬菜、水果,更有益于新妈妈的身体康复和哺乳。
预防春季传染病是关键
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新妈妈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多接触外界人员。新生儿虽然在母体中获得了免疫能力,但刚离开子宫保护的新生儿抵抗力有限。成人呼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成为新生儿的致病菌,导致呼吸道感染。月子里新妈妈和小宝宝最好避免与外来人员过多接触。
分娩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会下降。产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建议喝红糖水,因为红糖中的营养成分丰富,包括较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产后恢复,新妈妈们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护理和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