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有菜农用甲醛对蔬菜保鲜行为

生活百科 2025-04-10 17:04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近日,新京报报道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有菜农使用甲醛对大白菜、山药、蘑菇等蔬菜进行保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对此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根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应当由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处理。

据了解,甲醛保鲜检测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国家标准,这导致含有甲醛的蔬菜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难以被察觉。沈丹阳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在包装、贮存、运输等环节中的保鲜剂使用有着严格规定,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化学物质。商务部一直在努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的检验检测水平,支持市场升级改造,并设立了多个检验检测中心。

除此之外,商务部还开展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这一体系类似于“身份认证系统”,可形成蔬菜与肉类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如遇到质量问题,可通过追溯码查询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信息,并追究相关责任。虽然北京目前尚未纳入此试点,但商务部表示将争取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针对上述事件,北京市工商局已对市场上的白菜、土豆等样本进行了检测,未发现二氧化硫和甲醛超标等问题。北京正在推行电子台账管理,以便于问题食品的追溯。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贻义明确指出,甲醛与食品不搭界,任何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为都属于乱添加。对于已经购买的白菜等蔬菜,专家建议扒掉外层叶片并用清水多次清洗,如果时间允许,最好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甚至可以用热水煮10分钟再食用。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保障食品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应当保持警惕,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同时和相关机构也应当加强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上一篇:金帐汗国历史影响与遗留问题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