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国产黄酒“致癌”是虚惊一场?

生活百科 2025-04-13 15:52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近期,黄酒陷入了一场“致癌风波”,这一消息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担忧。经过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结果证明黄酒中的致癌物质氨基甲酸乙酯(EC)的含量远低于相关酒类标准,这不过是场虚惊。

事情的起因是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东方风味的酒类饮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测试,其中包括绍兴酒、糯米酒和梅酒等多种黄酒产品。测试结果显示,绍兴酒中的EC含量为每千克0.08毫克至0.26毫克,糯米酒和梅酒的含量则相对较低。

这一结果引发了关于黄酒致癌的争议。一些人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EC的评估结果,认为含EC的黄酒可能致癌。专家对此进行了回应,指出黄酒中的EC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可以认为是安全范围。

那么,黄酒中的EC含量是否过高呢?对此疑问,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酒类中EC含量作了详细说明。他们介绍,EC是自然发酵产生的,不仅存在于酒类中,还广泛存在于其他发酵食品如腐乳、面包、酱油之中。只要酒类中的EC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江南大学的黄酒研究资深专家赵光鳌教授也对此进行了澄清。他介绍,酒类中EC含量有高有低,但普遍存在。目前各国都没有针对黄酒EC的限量标准,但媒体报道的黄酒中的EC含量远低于水果白兰地酒的限量标准,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也介绍了其他国家或地区对酒精饮品中EC最高限量的规定。这些规定因国家或地区而异,但都与黄酒中的EC含量相比要高得多。

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和专家的解释,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黄酒。这场“致癌风波”只是不必要的虚惊一场。消费者不必过于惊慌,应该保持理性态度,不信谣不传谣。也提醒相关部门应加强酒类产品的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