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生活百科 2025-04-13 21:55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痰浊血瘀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中医学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与饮食失调、情志失调、年高体衰以及气血亏耗等因素有关。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在于本虚标实,其中本虚包括气虚、阳虚、阴虚,而标实则包括血瘀、痰浊等。

中医学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津液运行障碍。若脾胃受损,则脾不健运,输化失常,水谷精微变为浊脂,进入血液使血脂升高。这些浊脂越积越多,不得清化而变为血中之痰浊。脏腑功能失调也会导致血运不畅,易生瘀滞。痰瘀互结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可能引发中风、胸痹等疾病。

目前,中医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活血化瘀、祛痰降脂、扶正补虚法等方法。

活血化瘀法是针对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血管壁受损等症状的治疗方法。三七作为一种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功效的药物,其有效成分能明显升高血清中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内皮素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活性水平,从而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丹参、川芎、西红花等也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的活血化瘀药。

针对血脂异常的情况,祛痰降脂法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医将其归属为痰浊证,因此采用化痰降脂、利水渗湿等方法进行治疗。昆布是一种常用药物,实验结果显示,其醇提取物能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水平,有利于拮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本虚标实之证,因此扶正补虚法也十分重要。人至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脾虚则运化升清失职,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化为痰浊,阻于血脉,而形成高脂血症。扶正补虚法针对脏腑亏虚之证,采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气、滋养肝肾等作用的方药进行治疗。有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扶正补虚类中药有何首乌、黄芪、党参等。

中医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从多角度入手,采用活血化瘀、祛痰降脂、扶正补虚等多种方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的诊疗手段在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和深入。

上一篇:硝化细菌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