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应急救援基地二期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
在长沙市的大王山片区,长沙市航空应急救援基地一期自运营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累计安全飞行超过560小时,多次参与应急演练和救援行动,成为了长沙应急救援系统的一张崭新名片。近日,记者从湘江集团获悉,正在进行的二期建设旨在打造集宣传、教育、培训、训练、体验、演练于一体的综合应急救援基地。
该基地的直升机空中救援范围覆盖了整个湖南省,其救援辐射半径达到了350公里。在今年夏天南方遭遇的历史罕见高温天气中,该基地迅速出动直升机90余架次,成功执行森林灭火任务,有效阻止了山火蔓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沙市航空应急救援基地一期的成功运营,标志着长沙从单一的地面救援体系,跃升为空地一体化全方位应急救援体系。湘江集团湘江通航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胜介绍道,基地已完成了169个应急救援起降点的地面勘查及建设,并组建了省级应急救援队伍。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援业务,基地已经完成了医疗救援直升机项目的招标工作,并与部分医院达成了战略合作。长沙市航空应急救援基地还配置了米-171直升机与现有的AW139直升机,开展24小时常态化值班备勤。明年,还将新增一架AW139直升机投入使用。为了完善空地一体化的救援体系,湘江通航公司已经完成了长沙市一级空中自组网建设。
在巩固现有航空应急救援业务的基础上,湘江通航公司正在开发建设面积约33.5亩的长沙市应急救援基地二期。这个新的项目将包括飞行中心、体验中心、训练中心三个功能区域,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投入运营。
长沙坪塘通用机场的建设工作也在全力推进中。这个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亩,初期将建设一条长度为1200米、宽度为30米的跑道,以及其他配套设施,以满足短途货运、航空旅游服务、应急飞行任务和通航运营服务等基本功能。建成后,它将成为长株潭地区等级最高、基础设施最好、空域条件最优的通用机场,并有望打造成为湖南通用机场与低空旅游示范基地。
随着湖南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湘江集团将积极筹备“通航+”系列活动,让市民有机会参与航空理论学习、飞行执照培训,并欣赏空中表演等。这有望拉动消费,助推大王山南片区实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