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肝」苦!B肝风险预测防肝癌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由于其缺乏痛觉神经,对风险的预防尤为棘手。在台湾地区,B型肝炎的带原率高达15%至20%,位居世界首位。医师指出,如果不进行正确的积极治疗,B型肝炎病毒可能从慢性肝炎逐渐演变为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癌。这一问题绝对不容忽视。
为了有效追踪和管理B型肝炎患者,健保局推出了“B肝个案追踪方案”。通过这个方案,患者可以每半年接受一次免费的腹部超音波和血液检测,以追踪病情的发展。
易修成医师指出,虽然肝病在台湾地区普遍存在,但仍有约300万名B型肝炎带原者和30万名C型肝炎带原者。很多带原者对“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一发展路径并不以为意,往往等到出现症状时才寻求医疗帮助,但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肝病恶化与B型肝炎病毒的量有着密切关系。即使肝功能指数(GPT,又称ALT)正常的人,也可能患有轻微的慢性肝病。对于B肝带原者来说,即使他们的肝功能指数正常,其肝病恶化的风险仍然与体内B肝病毒的量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患者的B型肝炎病毒量小于2000 IU/mL,被认为是低病毒量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目前已经有更精确的指标来评估患者得到肝癌的风险,包括表面抗原浓度等。为了更准确地预测肝癌风险,患者可以通过下载“健康B记本”APP来评估自己的风险。这个APP根据性别、年龄、肝发炎指数(ALT)、e抗原和血中病毒量等五大危险因子来计算风险分数,可以预测未来3年、5年、10年内患肝癌的风险。
为了及时追踪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B型肝炎患者可以加入健保局的“B肝个案追踪方案”。通过这个方案,患者可以定期接受免费的腹部超音波和血液检测,以及收到每半年的追踪提醒。
医师提醒,由于长期使用抗病物可能会导致抗药性,除非必要(如肝硬化患者),对于肝功能指数正常的带原者不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B肝带原者仍然面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威胁。带原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指数、肝癌指数和肝脏超音波检查,及早发现异常并尽快治疗。建议带原者寻求肝胆肠胃专科医师的正确医疗建议,确保得到完整的治疗。治疗费用也有健保给付,攸关自身健康权益,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