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热难耐不是病 血热体质切勿在阳光下暴晒
究竟什么是血热?它又是如何引发的呢?让我们跟随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国医馆主任中医师王新喜一同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血热,其实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王新喜医师解释道,血热最明显的特征是“五心感热”,即双手心、双脚心以及内心都感到热。尽管体温可能并不高,但患者会自觉异常发热。
很多人对血热的认知存在误区,将其误解为一种疾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血热并非是一种病,而是阴虚体质的一种表现。气为阳,血为阴,阴虚则生内热,而血热便是由此而来。
那么,血热是如何引发的呢?王新喜医师指出,血热体质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如果父母是血热体质,孩子也可能继承这一体质。身体强壮、体内阳气旺盛,长期食用辛辣刺激、助长阳气的食物,或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暴晒过度、出汗过多而未能及时补充水分,都可能导致血热体质的形成。情绪的激动或压抑,在体内化为火气,也会加剧血热症状。
血热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手脚脱皮、皮肤生斑等现象。而且,根据中医的说法,“发为血之余”,血热还可能导致脱发、白发等问题。至于坊间流传的血热体质女性不容易怀孕的说法,王新喜医师解释,血热与生育能力并无必然联系,但可能会对月经产生影响,如经期提前或延长等。
如果你出现皮肤潮红、容易长痤疮、个性急躁、爱发脾气、手心脚心发热、经期提前且血量多颜色深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血热的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最好由医生确诊,避免与胃热、肝胆热混淆,并避免随意服用清热药物。
对于血热体质的人来说,感觉燥热并非是由天气引起的,而是体内热的表现,因此喝冷饮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王新喜医师建议,为了缓解血热症状,最重要的是凉血。他推荐了一种中药配方,包括生地、丹皮、栀子和首乌,这些药材具有很好的凉血清热作用。但使用时,最好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量配比,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王新喜医师还提醒血热体质的人,饮食上应以清凉滋润的食物为主,如莲藕、雪梨、苦瓜、苦菜、绿豆、冬瓜等。应少吃性温燥烈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辣椒等,同时要避免过度暴晒阳光,因为剧烈的阳光照射可能会加剧体内的阳气。静态运动如瑜伽有助于调节体内血运,降低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