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就要动 老人运动会重拾乐龄生活
当长者坐在轮椅上,从你身边缓缓滑过时,你是否曾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波澜与感慨?当你大快朵颐时,他们是否因无法像你一样自由享受美食而感到无奈?当你自由地在社交场合挥洒自如时,他们是否在角落里感到落寞?这一切的背后,蕴含着的是对高龄生活的无尽思索与追求。高龄,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旅程,尽管充满了挑战,但依然有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要活得精彩,就要动起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活出自我尊严与快乐。
我们要翻转那种被动消极的照顾思维。失去行动能力的长者,在养护中心的日子里,并不意味着他们与世隔绝。赵明明,永信社会福利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他强调长期照顾机构的作用并非仅仅是庇护所,也并非替代家庭照护。相反,它们应该帮助长者摆脱消极的思维模式,追求自主、肯定自我,让他们在晚年能够活出自己的第二个家。
在“创龄~银向乐活”全国老人福利机构运动会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崭新的活力。全台湾217名失能长者在大台中国际会展中心展现了他们的风采。其中,来自双连安养中心的朱爷爷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经过三个月的生活自立支持训练,他成功代表机构成为参赛选手,他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延缓老化失能的希望,也找回了生活的尊严。
在松柏园老人养护中心,汉祯爷爷因腰椎受伤而依赖轮椅。在长者选手海选时,他被其他长者嘲笑速度慢,这激发了他的斗志。每天清晨,他都会在中心广场自行练习。他说:“我的移位能力在每天练习和生活自立支持训练后真的有明显进步。我希望能为松柏园夺金牌。”他们的专注和认真令人动容。
在高雄萃文佛恩养护院,顺和阿公的故事更是令人感动。他内向的性格在参与“创龄~银向乐活”的桌上保龄球项目时得到了改变。他在每一场练习时的专注态度和认真表情令人动容。他参加了两届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临终前,他念念不忘地说:“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面金牌,是我一生的荣耀。”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要活得精彩,就要动起来,参与社交、学习新技能、挑战自我。让我们一起为长者们鼓掌,为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喝彩。他们的故事不仅激励了其他长者,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回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