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女孩生理期 让你一见钟情
潜意识中的爱情钟情
当我们遇到某个人,内心突然涌现出“就是他”的感觉,这并非偶然。有心理咨询师在博客中提到,我们在内心深处对未来伴侣都有一个具体而微妙的图像描绘。这个图像并非我们时刻都能察觉,而是深藏在潜意识之中。从孩童时期开始,这个图像就逐渐在我们的心中形成并逐渐完善,随着我们对自我认识的加深,这个未来伴侣的图像也会逐渐清晰……
每次的相遇,其实是一次对潜在模式的匹配过程。当你遇到那个人,仿佛就像拼图中的一块,完美契合。这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其实是我们内心对未来伴侣的期待得以实现的一种表现。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副未来伴侣的图像,所以我们会迅速判断某个人是否“合适”或“不合适”。
有些科学女青年对这种情感解读持保留意见。她们认为,这种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是一种经过粉饰的生理反应。背后的生物学意义究竟何在呢?
曾有研究者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让女性志愿者观看一系列的照片,同时结合她们的生理周期进行分析。实验发现,处于排卵日或排卵日后两天的志愿者,在辨识和归类异性特征时表现得尤为出色,能迅速且准确地作出判断。相反,那些处于月经期头三天的志愿者表现则相对较差。
实验设计者解释说,吸引异性的第二性征的明显与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生理状况,如免疫能力和其他环境适应性。这是物种为了保证有效求偶而进化出来的特性。相对应地,另一个性别也会在大脑神经中具备一套识别机制。对于排卵期的女性来说,此时的激素水平使她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这套机制去识别和选择潜在的伴侣。而月经期间,由于身体的不适和荷尔蒙的变化,女性的求偶欲望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推断,女性确实存在一个“一见钟情”的高危时段。
想象一下,大S在遇到汪小菲的那一天是否正处于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那时她处于月经期,或许我们接下来一个月就不会有这样精彩的八卦了。这只是假设。但不可否认的是,潜意识和生理反应在我们的恋爱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对未来伴侣的期待和想象,而当我们遇到那个对的人时,所有的感觉都会在一瞬间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