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钢钉射入工人颈部生命禁区
生死营救:如皋装修工人遭遇致命射钉事故,上海长征医院多学科联手成功救治
在江苏如皋的一个建筑工地,命运向一名普通的装修工人范先生发起严峻的挑战。操作射钉枪时,一枚钢钉从他的右侧眼眶下方穿透头面,深深扎入寰枢椎的脊髓内。当即,范先生右侧肢体瘫痪,生命危在旦夕。
当消息传来,时间仿佛停滞。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一场关乎生命的接力救援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记者获悉,多学科专家联手合作,成功拔出了射入范先生“生命禁区”的致命钢钉。此刻回想起来,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受伤的范先生年仅四十六岁。这枚长四厘米、直径3.7毫米的钢钉不仅扎破了他的颈内动脉,更直达颈部和头颅交界的要害部位。谈及当时的情景,范先生回忆说:“太突然了,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瘫倒在地。”在工友的帮助下,范先生被紧急送入当地医院救治。手术风险极高,当地医生建议尽快转院。于是,他们带着一线希望来到上海长征医院创伤骨科脊柱脊髓伤治疗中心求助。
到达医院后,急诊主任卢旭华立即为范先生开辟绿色通道,转入重症监护室。经过检查,医生们发现钢钉牢牢地钉在颈椎和头颅交界的脊髓上。寰枢椎作为人体的关键部位,一旦受损,不仅可能导致瘫痪,更可能直接导致心跳、呼吸障碍甚至死亡。卢旭华主任介绍称,这意味着连接生命中枢的要塞“断离”,必须立即手术。于是,卢主任邀请了急诊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眼科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共同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专家们认为处理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是当务之急。血管外科专家柏俊表示,因钢钉位置深且存在骨头遮挡,加上创伤严重,开放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最终决定采用微创腔内覆膜支架技术修复颈动脉瘤,为后续手术奠定基础。为确保手术成功规避风险,手术团队利用颈椎CT三维图像详细了解钉子位置,并通过3D打印模型推演手术方案。最终请来骨科肿瘤病区肖建如教授和脊柱脊髓伤治疗中心倪斌教授共同制定手术治疗方案。
经过紧张而精细的手术过程,卢旭华主任成功为范先生实施了颈后路异物取出椎板回植术。术中专家们沉着稳定地拔出钢钉并迅速封堵钉孔止血。术后一周范先生的右侧肢体感觉明显改善并逐渐恢复活动能力。家属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场生死营救的成功得益于多学科专家的紧密合作和不懈努力也为医学界处理此类复杂病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