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患患川崎病 年轻易心肌梗塞
在冬季,气候异常多变,冷热交替频繁,容易导致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爆发,就连年轻人也难以幸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危险或许与一个早已存在身体中的隐患有关。小儿科医生警告说,早发性冠心症引发的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可能与幼年时患过的川崎症有着密切的联系。
川崎病,一种好发于儿童的血管炎疾病,在台湾的发病率约为千分之0.6至0.7。它可能带来的风险远超我们想象。对于那些曾在年幼时经历过川崎病的孩子们来说,长大后的他们面临心肌梗塞的风险更高。这种病症不仅影响冠状动脉,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瘤、钙化、狭窄等,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何季麟医师表示,川崎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好发于东方民族。除了典型的川崎病症状如红眼、干裂红唇或草莓舌外,还有一种不完全型川崎病正在悄然出现。这种病症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持续发烧超过5天,应引起家长的警觉,尽快就医检查和治疗。
川崎症的诊断并不仅仅依赖于表面症状的观察。心脏超音波检查是诊断不完全型川崎病的重要工具。曾有一位年仅1岁3个月的男童,因发烧6天并伴随轻微腹泻和红疹来到医院。尽管他没有典型的川崎病症状,尿液检查正常,血小板及发炎指数也正常,但经过心脏超音波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发炎并左冠状动脉扩张,最终被确诊为不完全型川崎病。这一病例提醒我们,对于非典型川崎病,及时的检查和诊断至关重要。
对于不完全型川崎病的治疗,传统上建议在发烧10日内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在上述病例中,由于确诊时发烧已逐渐消退,家长选择了在门诊接受低剂量阿斯匹灵治疗。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冠状动脉逐渐恢复正常。这提醒我们,对于不完全型川崎病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
川崎病是一种可能带来长期风险的小儿疾病。无论是典型的还是不完全型的川崎病,都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并及时就医。对于那些曾在年幼时患过川崎病的孩子们来说,长大后的他们更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气候异常多变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让我们共同关注心脏健康,守护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