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起诉不孝儿子返还370万房款

生活百科 2025-04-23 01:35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母子房产纠纷案:法律如何解读母子间的金钱往来?

案件背景

单身母亲杨晴,倾其所有为留学归国的独子杨阳购置婚房。她将自己名下的唯一住房出售,将所得370万元全部转给儿子,在通州区购置了一处房产,产权登记在杨阳名下。婆媳矛盾激化后,母子关系破裂,杨阳夫妇搬离住所,并断绝与母亲的联系方式。三年后,杨阳面对母亲提出的返还购房款的诉求,拒绝归还。

争议焦点

此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母子间金钱往来的性质:是借款还是赠与?杨母认为,购房款是借给儿子的,要求儿子归还以备养老。而杨阳则主张该款项是母亲赠与的。对此,法院经过综合证据认定:在没有明确的赠与意愿表示的情况下,仅凭母子关系和购房用途不足以推定该款项为赠与性质。在母子之间的聊天记录中,杨阳曾提及“卖房归还母亲原购房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借贷关系。并且,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如果认定为赠与将导致母亲面临无房养老的风险,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法院判决370万元属于借款,杨阳需全额返还。

法律焦点解读与社会启示

在法律解读上,此案主要涉及到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的性质认定和法律条款的适用问题。父母并没有为子女购房无条件赠与的法定义务。在没有明确的赠与意思表示时,法院更倾向于将父母出资视为一种临时帮扶性质,而非无条件赠与。《民法典》第26条、第1067条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义务;而《民法典》第657条则指出赠与必须明确表示才成立。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对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视,避免父母因“为子女倾尽积蓄”而陷入养老困境。

对于此类家庭纠纷的预防,我们建议大家:父母在出资时最好书面约定款项性质(如借条),明确用途;同时保留沟通记录,避免因亲情模糊法律边界。此案也凸显了家庭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平衡问题。传统的孝道与现代的法律手段相结合,共同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公正。这一司法裁判不仅是对法律的执行,更是对家庭的一次重申和解读。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