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进入破产清算
一、中国恒大母公司的清盘进展
随着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对中国恒大正式颁令启动清盘程序,这标志着该公司已经进入法律清算阶段。清盘程序的启动,意味着资产将由清盘人接管,优先处理债权人的权益,而股东的决策权将被明确排除在外。
在清盘程序启动的一年多后,即2025年4月17日,香港法院进一步裁定,只有法定债权人可以参与清盘监督机构的决策,经济权益持有者(如股东)被排除在外。这一裁定更加强化了清盘人的独立决策权,对于恒大母公司的清盘进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恒大汽车的破产清算详情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3月26日裁定受理对恒大汽车子公司恒大恒驰上海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仅仅在一个月后,即4月1日,正式指定管理人接管破产清算程序。这一司法程序的启动,立即导致恒大汽车股票停牌。
深入恒大汽车的财务状况,我们发现截至2023年,恒大汽车的总负债高达725.4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惊人的208%。审计报告中揭露的问题更是令人震惊,包括设备重复采购、地补数据漏洞以及收购款流向不明等。部分生产设备长期闲置未拆封,这不仅加剧了市场对恒大汽车经营状况的担忧,也进一步加剧了其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停牌前的恒大汽车股价曾因收购传闻而一日暴涨230%,然而这一传闻最终被广汽集团澄清并未参与收购,使得股价再次陷入动荡。更令人担忧的是,已有超过1300名购车用户面临售后服务无保障的风险。
三、债务处置与行业影响
关于债务处置的问题,目前存在争议的焦点在于境外债权人与国内供应商、购房者等之间的债务优先级问题。境外债权人通过清盘程序优先受偿,而国内供应商、购房者等的获偿比例不足10%,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与冲突。
恒大汽车作为首个进入破产程序的恒大系核心板块,其破产事件被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狂飙时代”终结的标志性事件。其失败不仅凸显了跨界造车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资本运作与实体经营脱节的问题,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当前,清算进程仍在进行中,重点在于资产处置与债务分配。后续需密切关注债权人会议的结果以及潜在战略投资者介入的可能性。也需要关注恒大汽车如何处理已有购车用户的售后服务问题,这不仅关乎消费者的权益,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