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包机送学生回家
近年来,国内高校在面对疫情、极端天气等突发状况时,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应急管理能力,通过包机形式保障学生安全返乡,成为暖心举措的典范。以下是部分典型案例及其实施细节。
一、包机返乡案例展示
1. 天津大学(XXXX年冬季)
面对因疫情导致的天津至新疆航班停飞的情况,天津大学果断决策,包机护送160名新疆籍本硕博学生(含多民族)返乡,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全程随行。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关怀与责任,也展现了学校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
2. 哈尔滨工业大学(XXXX年末)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铁路、航空部门紧密合作,开通临时线路与专属航班,通过包机、包车形式减少学生旅途接触风险。学校还通过短信形式提醒学生行程信息,确保学生安全、顺利地完成返乡之旅。
3. 西安石油大学(XXXX年初)
西安石油大学安排2架包机从西安直飞乌鲁木齐,以点对点闭环方式运送学生。学校还协调机场开辟专属值机柜台及候机区,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旅行体验。此次包机行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4. 东北财经大学(XXXX年初)
在大连市的支持下,东北财经大学包机分批次护送太原、兰州等地学生返乡。机场设置专用通道简化流程,确保学生快速、顺利地完成登机手续。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也展现了学校与部门的紧密合作。
二、全面的保障措施
高校在包机返乡行动中采取了多种保障措施。多部门协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吉林大学协调南方航空公司定制8条包机专线,机票价格低于市场价,乘员仅限本校学生。部分高校还安排教师志愿者随行,建立联络人机制实时解决途中问题,甚至出具“责任承诺书”保障学生权益。交通组合方案也是高校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除包机外,还开通免费专车送站服务,覆盖机场、高铁站等多类交通枢纽。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高校包机返乡的完整保障体系。
三、社会评价与意义
高校包机返乡举措被舆论称为“硬核高校”操作,既体现了高校对学生安全的重视,也展现了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在特殊时期,包机返乡不仅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也缓解了学生购票难的问题。这一举措也成为高校人文关怀的典型案例,为社会所广泛赞誉。